雷雨好發時節 減低雷擊意外 安全守則不可不知

  • 2002-03-15
【本報訊】每年三月以後,由於雲層內的大氣對流旺
盛,空氣分子因摩擦而帶電荷,再配合天候地形等因素
,台澎金馬地區都非常容易見得到、聽得到雷電的自然
景象。今年第一道春雷已經在十三日晚間閃現,其中又
以發生在東引島的響雷,最受人矚目。

雷雨大體可分為兩類,一為鋒面雷雨,另一為氣團雷
雨。台閩地區發生雷雨的次數,每年自三月起開始增加
,到七、八月達最盛時期。像去年八月二十四日的晚間
,東引也發生大雷雨的情況,閃電聲此起彼落,猶如白
晝;而且還造成電力設施的嚴重損壞,把台電人員搞得
人仰馬翻。根據科學家的估計,在一場大雷雨中所放出
的能量,遠比一顆原子彈所產生的能量還高,不僅對建
築物、電力等公共設施會造成危害,長久以來因雷擊中
而意外死亡的事件,在國內外都時有所聞。雖然在馬祖
還未聞有被雷擊致死的案例,但是在雷雨發生時,如何
避免被雷擊,每個人還是應該具備有正確常識,保障自
身的安全。

下雷雨時,如果是在戶外,應停止所有活動,優先躲
進有避雷針的大樓內或高樓建築物內;如果是進入汽車
內,應收下天線,並避免身體接觸車體的金屬部分;如
果有